企业文化

企业文化

Culture
返回栏目

盐史研究新发现七言古律《自流井》

作者:宋良曦 时间:2024/10/14 浏览次数:11

在自贡井盐文化极其丰富的内涵中,历代井盐诗词构成了盐文化积淀的一个层面。自贡井盐生产悠久的历史,奇特的工艺,独具一格的生产情景、苦辛交织的盐工生活,牵动了诗人的情思,拨动工他们的心弦。古井咸泉,掀起诗人笔底波澜,熬波出素,激越诗人短吟长歌。自贡井盐诗词不乏其篇,给我们解下了一份宝贵的盐文化遗产。在这些诗篇中, 我们既可看到自贡盐业生产的壮美画卷,又可见到自贡盐场的风物民俗。 世代沧桑,岁月风尘、盐业盛衰,均可窥见。其不少篇帙, 闪耀着历代业盐人智慧的光辉; 一些诗作还留下了珍贵的记述,为研究盐业史提供了可信的史实依据。
        在自贡的井盐诗中, 描述自流井的诗作不乏其篇,诸如《古井咸泉》《火井腾辉》《观盐井十二韵》《火井二首》等等。 而以自流井一词为诗词标题的确属罕见。在此前发现的以自流井为标题的诗词, 其年代最早的当数赵熙在1891年写下的五律《自流井》, 全诗内容如下:“人音百里异,唐宋属荣州。大利淮商埒,连疆火井稠。 蛛丝蟠笕路,马磨转山楼。万口仇官运,弘羊自古羞。”无独有偶的是, 同是赵香宋,竟在44年后的1935年,写下了一首同样名为《自流井》的七绝, 全诗如下:"落日林梢旭水涯,天车一夜响花花。今宵不是荣州宿, 但见乡山即我家。”赵熙这两首诗,曾一度被认为是最早的以自流井为名的诗篇。
        前不久,我的文友曾新先生传给了我一份故宫珍本丛刊中的清乾隆二十五年《富顺县志》影印件电子文本,在其“卷之十九”“诗” 之第七十四页,赫然刊载了一首名为《自流井》的七言律诗, 作者为周士诚。清乾隆二十五年为1760年,周士诚写成此诗的时间绝对不会晚于 1760年,这就一下子把第一首名为《自流井》的古诗问世时间提前了131年。 现将该
诗全文照录如下:"石间何事着咸流,休道耿恭拜井求。 实洽猗洪招晋挹,利侪框盛引齐收,源逢奚籍人工导,派会安烦神力谋。 瑞肇太初梅子泽,白云出岫两悠悠。"
        为赏析和解读这首古诗, 有以下几个问题和典故是需要搞清楚的。其一是作者周士诚。查周士诚即为清乾隆二十五年 《富顺县志》的纂修之一,另一位纂修是进士李真。 周士诚系江西奉新县人,时为孝廉兼保鸿博。其二是“耿恭拜井”。耿恭,字伯宗,扶风茂陵 (今陕西兴平东北)人,东汉大将。常与匈奴作战。守卫疏勒城时,“ 匈奴复来攻恭,恭募先登数千人直驰之,胡骑散走,匈奴遂于城下拥绝涧水。 恭于城中穿井十五丈不得水,吏士渴乏,笮马粪汁而饮之。恭仰叹曰: ‘闻昔贰师将军拔佩刀刺山,飞泉涌出;今汉德神明,岂有穷哉。乃整衣服向井再拜,为吏士祷。有顷,水泉奔出,众众皆称万岁。 乃令吏士扬水以示虏。虏出不意,以为神明,遂引去。” (据《后汉书》卷十九)其三是“猗洪".“猗”即“猗顿”,战国时大商人, 以经营河东盐池成为巨富。又曾经营珠宝,以能识别宝玉著称。“洪”为葛洪, 东晋道教理论家、医学家、炼丹术家。其四为“桓盛”。齐桓公为春秋时齐国国君, 任用管仲为相,管仲进行大规模改革,“官山海,正盐策,计口售盐”, 致齐国国力富强,齐桓公亦成为春秋时第一位霸主。史称“齐桓之盛”。 其五为“梅子泽”,即“梅泽”,传说中自流井盐业的开创者,自流井盐井神。 《舆地纪胜》还记 (280),因猎,见石载有梅泽凿井的传说:“梅泽,本夷人。晋太康元年上有泉,饮之而咸,遂凿石三百尺,盐泉涌出, 煎之成盐,居人赖焉。梅死,官立为祠。”梅泽先后被封为金川王、通利侯, 被供奉于井神庙中,成为自贡盐业的始祖和井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