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罗永德 时间:2024/10/14 浏览次数:12
一
由我先辈在此开凿盐井,邓井从此留名于世。
邓井镇的前脚起于宋代;后脚在清代乾隆设关查税
——邓井关*关口的声名便灌耳于今。
二
一只脚踏在釜溪河、一只脚踩在沱江上——邓井关
自贡出门、出川的水、陆交通要道。
两岸街市10余里。
桅杆林立,前不见头、后不见尾,上千泊船
直抵李家湾沱江与釜溪河两相恋合之地。
岸上,街市茶房酒肆通宵营业。
评书艺人口若悬河,无数听众如痴如醉。
吼围鼓(川剧坐唱)之声频传街巷。
江湖艺人常年汇集于此,谋求势力“地盘”。
“帮口”之间,就像藤与藤的纠缠与绞杀。
袍哥、把头、烟馆、赌场,“三教九流”混杂其里。
三
不曾忘记,30年代,船民大罢工。
惊动省府出面解决当地“提载”不公的民怨。
“患除不均”的字迹依然可见,公众的心愿依然可视。
这一天,我不能忘记(1943年),筑起闸堰。
盐船直航,不再在此停靠提载,驳船锐减。
邓井关不再是关口,邓井关不再是繁忙。
四
登上“贯耳山”,寻觅当年的庙宇。
以虔诚之心,点起香烛,追寻香烟飘拂的旨谕。
带上当年敬献神灵的土陶砂锅、罐子,上山朝觐。
期冀家里的锅头有煮的食物;保佑家里的罐子里有装的粮食。